AD/HD的理解和协调

受伤的感觉及其预防

幼小时的时候,不能老老实实地呆着;念小学的时候,又不服从老师的指示;不能忍受跟别的小朋友争吵的小孩也有。

只说自己想做的

像这样的小孩有的说“谁也不听我说的”“大家商量好不理我”。还有的哀叹地说“根本不需要我”。
在《说不出理由的小朋友们》的稿子中,介绍了小孩子们不仅想做什么,而且利用“~所以”等逐渐提出理由的环节。一般情况下,这种情况从五六岁开始。这个时期过后,就会举“因为有意识”“ 能跟大家一起干了”“变晴了”“老师说行”“因为有球”等理由。然后就会说“玩儿用球拍人吧”。他们也会慢慢地领悟到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是否能接受,是根据自己提出的理由来决定的。得不到同意会转变话题。当然那也需要理由。
做游戏的规则有时中途会改变的。当然这时也需要理由。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了,并且得到同意了才能改变规则。
当然有时也会没有理由突然开始做游戏。对这样的小孩会问“为什么在玩用球拍人的游戏呢?”他们就会回答“因为有意思啊”等相互会举相似的理由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需去讨论它只是默认就可以了。但是要是有组织性比较强的领导的话,按照领导说的去做的也有。
但是ADHD的小朋友当中只做自己想做的不说理由的也有。他们会反反复复地强调自己想做的事。对于别的小孩儿来说,那只是无视互相决定的规则和任性的一个表现,所以不能接受所提的计划。那样的话像在前边所提到的那样,他们会感到“谁也不听我说的”。
像这样的小孩儿,应该让他们知道需要理由的事。说不好理由的时候呢,大人代替小孩说自己的心情和想法。如果不这样做的话,小朋友是不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纠纷的理由。小朋友的受伤的感觉是不会变的,反而可能性会加深。

逐渐变成抑郁状态的小朋友

小朋友当中从初中、或高中开始就变得有些忧虑的也有。其原因除了有跟别的小朋友无法很好地相处之外,还有很多因素。但是这些小孩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去想问题的思维方式。
得抑郁症的一个因素就是跟别的同学的关系。为什么跟别的小朋友相处不好呢?大人要挖掘出其理由。上次我们提到过,不把理由说出来也是其理由之一。不过这种原因,身边的人连自己也很难发现是一个最大的问题。

不强调用受害的立场去看问题

有的家长说“被别的小孩欺负了”。被打了、还有听到难听的话等事实接二连三的被举出来。这是我家孩子的事。被欺负的不满也能理解。但只是去责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要冷静下来,找出真正的理由。但往往话题总弄得别别扭扭的。
从“向学校提出抗议”到“向法院提出诉讼”为止,事情搞得越来越糟。不竭尽全力地去解决的话,恐怕事情会搞得更糟。
不过对当事者的小朋友来说,想得没有那么深刻,甚至好像跟自己无关一样。大人吵架吵得越长,小朋友是越难去学校或逃学的也有。
最让人担心的是小朋友自己本身就相信“周围都欺负我”的以受害者方式去看问题。因为真的逃学,所以就坚信“自己在学校呆不下去了”等想法。

过于有同感也会有危险

心理咨询时希望能够得到共识。不过对小孩儿过分地去强调这个态度也是很危险的。
大人表不表达暂且不谈,我们可以想成“虽然老师那么说,但是我不那么想”。对大人来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生活,持有自己的想法。没有特别的情况是不会轻易的把想法完全交给对方的。
但是小孩不那样。还没有充分判断现实的能力, 想法也还未成熟。小孩从某一方面来说的话,根本没有防备的状态。心理医生对这些小孩儿说“是不是被欺负了”“很难受”“辛苦了”等,这些小孩就会误认为“自己就是”等倾向。大人心理医生去感知他们,点点头也会有给他们一个错觉。

客观的去想问题

被欺负的感觉当然是不好受的。话虽如此, 也不能一概而论。过分地强调“心灵受伤”的意识是值得考虑的。在社会上想生存下去,要有分清人等方方面面的能力。也应该培养他们不为一点点的小事就灰心丧气的态度。小孩长大以后, 在精神上也能健健康康的成长, 望大人也以不强调受害者的感觉去看问题的思维方式。

小仓 尚子
汤汲 英史

返回到“AD/HD的理解和协调”的首页

返回到首位